探索城市建設新路徑、激活橋下“剩余空間”
——我司承建的順義區橋下空間試點提升工程盛裝亮相
橋下空間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,常常被人們所“遺忘”,且容易產生違規侵占、無序使用等問題,成為城市“剩余空間”甚至是“灰色空間”。隨著城市建設由增量擴張逐漸轉向存量更新,橋下空間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。
順義區為了進一步提升市民宜居生態環境,充分滿足市民休憩、活動需求,順義公路分局分別在順平輔線俸伯橋、順平路高架橋、京沈線馬坡橋三處橋下公共空間組織實施了景觀提升試點工程,探索橋下公共空間發展新路徑,為城市添彩、為市民提供休閑好出去。
我司作為此次提升工程的承建單位,員工們加班加點,卯足干勁,精益求精,部分節點已經舊貌換新顏,效果初步顯現,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領略下各段橋下的“新裝”吧!
◆ 順平輔線俸伯橋
順平輔線有新、舊兩座俸伯橋,都是跨潮白河的標志性建筑,舊俸伯橋是北京市第一座自主設計建造的跨越潮白河橋梁。為滿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,2016年7月1日新俸伯橋投入使用,解決了舊俸伯橋及東大橋環島區域交通擁堵問題,同時也成為府前街沿線上的新地標。
△ 舊俸伯橋改造前
△ 新俸伯橋改造后
◆ 順平路高架橋
順平路高架橋位于順義區核心位置,橋下為新順南大街、順平輔線、順白路。
△ 改造后
◆ 京沈線馬坡橋
京沈線馬坡橋地處馬坡地區的“門戶”位置,位于順義區唯一一條國道上,橋下是享有“奧運大道”美稱的白馬路。
△ 改造后
如何利用好這些“剩余空間”,讓原本不被注意的城市“角落”發揮功能,煥發新的生機,更好地滿足市民對城市高品質公共空間的需求,多地都在結合各橋下空間的尺度條件、周邊用地、鄰近需求、交通可達性、微環境等因素,積極探索橋下空間城市新模式、新路徑、新思路,為城市“剩余空間”改造再利用提供示范。森源達人作為人類宜居生態環境建設的踐行者,愿意奉獻我們的一份力量,共同為打造美好家園而努力。(文章部分內容來源于北京順義,如有版權問題,請聯系刪除)